一幅画的“黄金”蝶变之路G351至大荫山、翁梅至蒲塘......村播为柯城“多肉”插上“腾飞......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少年作家 04版: 关注

一幅画的“黄金”蝶变之路



  ■记者 吴怡婧 通讯员 陈雯
  近日,在沟溪乡余东村,余东农民画协会会长郑利民和农民画家郑根良正俯身拍摄抗疫农民画长卷,打算将作品送往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审阅。
  疫情期间,余东农民画家在家创作近50幅抗疫相关作品。其中3幅抗疫长卷出自农民画家郑根良和余统德之手。抗疫长卷每幅长3至5米不等,通过“散点透视法”,记录了防疫期间发生的封村、复工复产等故事,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
  “今年2月农民画进京展回来后,余东农民画的名气越来越大。”郑利民说,省美术家协会一听说他们画了抗疫长卷,就打算往央媒推荐。

  传承埋下农民画种子“我的外公擅长画墙头画,母亲也非常喜欢画画。”1951年出生的郑根良说,受外公和母亲的影响,他打小喜欢画画,5岁就开始学画。1973年,村边的罗汉山松树遭受虫害,衢州空军进行高空撒药,场景很是壮观。正在田地上劳作的郑根良画兴大起,跑回家取出画笔画下这一场景,并把它送到衢县文化馆。文化馆感受到他的创作热情,便在城里开了第一期衢县业余美术创作学习班,郑根良及好友余统德参加。学习班上,郑根良等人的学习态度得到老师的认可,1974年至1976年,文化馆干脆把学习班开到了余东村,老师手把手教授,让他们受益匪浅。自此,余东村村民左手扛锄头、右手拿画笔,以“本土元素+乡土情怀”为创作主线,开始尝试以画笔描绘乡村生活的历史变迁。但农民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0年,我家老头子动不动画上一整天,也不出去干活。他的画也赚不到几块钱,我就反对,把他的画笔藏起来。”现已60余岁的余统德妻子余雪莲回忆道,农民画从自娱自乐到发家致富,真正的变化还要从2003年开始说起。农民画成增收金名片2003年,时任沟溪乡文化员的郑利民来到余东村,创建了衢州市第一个农民画创作协会,并开设了余东农民画培训班,一开班就吸引了50多人参加。如今,余东农民画协会会员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300余人。2016年,郑利民等人与上海、深圳文化企业对接,开发农
  民画点钻画、丝巾、手提包等60余种衍生产品,并借助义乌文博会、深圳广交会、上海旅交会等平台,将农民画衍生产品推向海内外。在郑利民的倡议下,农民画家们还组建了衢州文旅农民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承接墙绘工作,先后为常山、江山、衢江等地作墙画。同时,郑利民等人继续带着农民画赴国内外参展评比,打响了品牌知名度。2019年,余东村农民画年产值近千万元,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85万元,农民画骨干年收入10余万元。“去年,我的‘一带一路’长卷卖了6000元。”郑根良掰着手指头细数,去年一年,画墙画、卖作品,家里至少多了15万元收入。余雪莲告诉记者,看到如今画画带来的经济效益,她不仅督促老伴画画,自己也学起了作画,甚至连女儿和11岁的外孙女也拿起了画笔。开启文旅融合新征程真正的变化,源于农民画进京展。2016年,“梦圆画村”余东农民画展在浙江省图书馆成功举办。为了让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