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领导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防汛工......“淡定”等雨来!灾情考验之下......柯城“党建+网格”筑牢防汛“......我区召开推进“政银合作”改革......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专 版 04版: 专 版

“淡定”等雨来!灾情考验之下,九华乡“三联工程”连续发挥关键作用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龚诚良通讯员 郑时华
  6月4日子夜时分,柯城区九华乡大侯村的10名村干部和网格员与时间赛跑,只用24分钟,将处于洪水威胁中的20户43名村民,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最终跑赢了洪水。仅1分钟之差,泥石流奔腾而下,10幢房屋受损,其中4幢被完全冲毁,29名村民的生命得到了挽救。
  灾情发生后,九华乡村干部及公安民警、消防员、民间救援队员、医护人员等数百人集齐大侯村,进一步将大侯村山体滑坡点及周边排查到可能存险区域的107位村民,全部妥善转移至安置点。
  “灾情是突然的,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次大侯村的山体滑坡抢险救援,却是实实在在的有备而战,是‘三联工程’再一次发挥关键作用。”6月4日晚,正在有序布置抗灾工作的九华乡党委书记姜瑜晖对记者说。
  大侯村是九华乡境内23个行政村之一,包含大侯自然村、凉棚自然村等,庙源溪穿村而过,村庄周边山势陡峭。2002年8月15日,九华乡庙源溪流域大侯支流曾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严重的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给大候村等村庄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而近年来,包括大侯村在内,九华乡境内一些地方每年也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山洪、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灾情。
  如何才能更周密地排查发现隐患,更及时地转移疏散群众,更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针对这些问题,九华乡党委、政府始终在进行全力探索。
  我市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推出“三联工程”后,从2019年开始,九华乡积极从多方面入手,借助“三联工程”进一步提升全乡的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在常规的隐患排查、机制落实、物资准备之外,我们还借助网格力量培训了50人左右的灾害预警员,盯牢全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在各村建立了民兵救援力量,在村与村之间建立了互助应急小队。”姜瑜晖说。
  同时,九华乡专门组建了由该乡干部中的20多位退役军人组成的“战狼中队”,筹措资金配备山地车、冲锋衣、担架等专业抢险救援装备,并通过半军事化管理和日常训练,全力打造了一支乡级抢险救援尖兵力量。
  此外,九华乡还积极落实联村联格联户工作,要求党员干部更熟悉辖区群众和辖区情况,做到心中有账、心中有数。通过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解危搬迁拆除工作,九华乡还成功让居住在大候村、上方老村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19户村民迁入集镇居住,进一步减低了地质灾害可能对村民造成的威胁。
  “正是这些举措和准备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让我们在2019年6月遭遇的强降雨袭击中,及时疏散转移了362位村民,并且无一人伤亡。”九华乡乡长、联村服务团团长裴春风说。
  今年汛期来临后,九华乡借助此前通过“三联工程”在防灾减灾抗灾方面取得的成熟经验,再次提前做好准备,并在6月3日柯城区召开视频会议部署防汛工作后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迅速落实各项部署。
  6月4日0点左右,暴雨之下的庙源溪大侯村河段水色发黄浑浊,大侯村小佃坞附近山上大量山洪杂夹着泥沙和石块倾泻而下,不断冲击着山体和沿村道路。
  正在这里进行
  (上接1版)
  夜间防汛巡查的兼职网格员郑水延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可能发生山体滑坡险情的判断进行了汇报。乡村两级随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全体乡村干部迅速赶赴现场,与后续赶到的救援力量一起,有序展开各项抢险救援工作,并得到了大侯村村民们的积极配合。
  从险情发生前开始转移大侯村村民,到险情发生后迅速集结充足力量实施救援,再到107位村民全部得到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九华乡的此次抢险救援仅用了3小时,并且依旧无一人伤亡。
  灾情考验之下,“三联工程”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实战中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
  截至6月4日下午4点,九华乡共转移疏散395名群众,其中安置78人。6月4日晚,当夜幕降临,疏散转移的九华乡村民们或坐或躺在舒适的安置点内,高兴地看着大屏幕上播放的电影《建国大业》。而九华乡全体乡村干部已再次进入备战状态,正以从容不迫的“淡定”姿态,等待下一轮强降雨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