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文明停车治理出新招柯城区成功申报国家(EOD)......柯城区重大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区领导赴原柯城东港工业园开展......无标题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特 刊

让文明“归位”

柯城文明停车治理出新招



  本报讯(衢报传媒集团记者徐双燕 本报记者 童玲 通讯员 侯立雯 钱蕾璇)近日,市民宋倩把车子停在市区马站底美食一条街路面东侧崭新的绿色停车位后,走进一家小吃店买了早点,接着开车去上班。“限时免费停车真方便。”对刚刚施划到位的停车位,宋倩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府山街道在马站底新增13个限时30分钟的免费停车位,在南湖西路新增10个夜间免费停车位。这些车位用醒目的绿色、黄色漆施划,以便市民识别。这是府山街道聚焦“机动车违停一件事”改革,通过线上平台分析研判,确定商铺遍布的马站底为重点管理路段后采取的举措。府山街道辖区内有坊门街、水亭街、马站底、中河沿、南街五大商圈及商业街巷76条,开放式无物业老旧小区112个,老城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突出。
  “违停发生在属地街道,但管理上涉及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改革前,交警只管理主次干道或有路名道路,背街小巷、公共开放区域则出现管理真空,假如由街道社区出面管理,街道社区又没有执法权。”府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愿介绍,府山街道率先探索“一条线”扁平化处置,抓好城区联合执法队伍,每个社区实行“1+N”执法模式,每个网格确定1名联系交警,将下沉人员全部纳入四维考评,并形成工作闭环。除封闭式小区由社区、物业维持交通秩序外,主次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等均由交警部门牵头统筹处置,实现“一辆车、一件事,一个部门、一管到底”。
  府山街道还与柯城交警大队联合推出“优驾容错”举措,即非营运小型载客汽车在街道范围内连续3个月以上不发生任何交通违法行为的,如果在规定路段未按规定停车,交警部门将通过短信进行警告教育,不罚款。针对马站底周边小区白天有空停车位,晚上则车满为患的情况,府山街道联合柯城交警大队多方协调,设置了“潮汐”车位10余个,打通资源内循环,实现共享停车“全天候”。
  “以前群众发现违停车辆一般通过拨打114通知车主移车,若联系不上车主则束手无策。”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志斌介绍,改革后,大街小巷违停现象得到很大改善,机动车违停15分钟处结率达85%,处置时长较以往缩短30分钟以上。今年一季度以来,处置违停事件3513例,事件发生率下降47%,处置拥堵投诉15件,投诉率下降36%,这一系列成果最终也将体现在四维考评的结果运用当中。
  在衢化街道滨一村社区,拖车“神器”———“小牵牛”,也为文明停车治理做了大贡献。
  “小牵牛”由小小的长方形角钢框、4个小轮子和一条尼龙绳组成,专门用以拖拽两轮电瓶车。“以往拖一辆锁死的重型电瓶车需要3人发力,拖上三四辆就满头大汗。”滨一村社区主任汪金花介绍,自从用上“小牵牛”后,只需2人配合,把电瓶车上锁的轮胎轻轻翘起,套入角钢框里,就能轻松拖车入棚。
  滨一村社区有居民楼42幢,住户1899户,总人口45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超半数以上。老人一多,代步的电瓶车自然就多。然而,停放非机动车的车棚只有94个,车不入棚、乱停乱放现象屡见不鲜。社区干部、网格员便承担起把乱停放电瓶车拖到车位上的繁重任务。去年,网格员刘琴因拖车闪了腰,便对如何能方便拖车想起了办法。在同事们的集思广益及有工程设计经验的丈夫帮助下,经过半年试练,一个符合机械工程学原理的拖车神器———“小牵牛”应运而生。
  近一个月来,日均使用“小牵牛”拖车50辆,乱停的电瓶车数量也大大减少。在街道“八个一”文明有礼指数考核中,滨一村社区排名也从倒数跃居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