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三十二)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特 刊 03版: 柯·风 04版: 特 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三十二)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选取革命斗争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性历史瞬间,重现每一个经典瞬间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智慧以及背后的历史抉择。本报将持续撷取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习近平出席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并发表讲话

  2014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举行。上午10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前。一名中国共产党抗战老战士和一名中国国民党抗战老战士,在两名少年儿童陪伴下也走到雕塑前。习近平按下启动按钮,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独立自由勋章”是根据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一种勋章。整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为追求和平正义、捍卫民族独立自由而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习近平在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习近平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习近平说:“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随后,在领誓人带领下,当天现场120名青年代表和120名少年儿童代表庄严宣誓: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在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同时向全国民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发出了战斗的号角。
  中共中央发出的通电号召:“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李升泉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要灭亡中国这个野心已经是国人皆知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原来内部的一些矛盾,包括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包括中央军和地方军阀的矛盾,它都必须要退居其次。”
  1937年7月8日这一天,中国工农红军将领还致电蒋介石,表明共同抗日的决心。
  1937年7月9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朱德等会见蒋介石,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组织和影响下,全国各族、各界、各阶层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支援前线的热潮,鼓舞了广大官兵奋勇杀敌的决心,拉开了气势恢宏的全国抗日战争的大幕,也从此在世界的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的这一天
  被确立为中国航海日

  2005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当天也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郑和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中国政府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航海日当天,各地会举办多种庆祝活动,相关船舶都要统一鸣笛一分钟。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胡震说:“海洋是一个大宝库,比如说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未来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最终是要靠海洋的。”
  地球上的水域面积占了三分之二,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很多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新中国成立以来,航海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个国家正在走向深海大洋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说:“我们在一些海洋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方说无人机、无人船这些新技术,以及目前正在推广的5G在海洋信息产业方面的发展,实际上都是非常有潜力的。”
  中国在成为航运大国的同时,民间航海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蓝色海洋的梦想激励着越来越多的航海者一次又一次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012年11月18日,中国职业航海人郭川开启“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之旅,经历了海上近138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成为第一个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中国人,创造了国际帆联认可的世界纪录。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9日中午12点15分,一架巴基斯坦民航波音707客机准时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叶剑英、黄华、熊向晖等人早已等候在此,迎接远方来客———美国总统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机场没有举行任何仪式,简单的寒暄后,叶剑英陪同基辛格坐上红旗轿车,朝钓鱼台国宾馆驶去。
  时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说:“回来的路上,到处都贴着很大的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他就问起来,那是什么意思,我如实地告诉了他,他心里面有点紧张。”
  在此之前,中美两国已处于长达22年相互隔绝的局面。为了打开中美交往大门,周恩来接受了美国的建议,同意美国派遣一位高级使节秘密访问中国。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热情帮助下,基辛格经过精心安排,于1971年7月1日开始了代号为“波罗行动”的秘密访华之旅,意思是此行像马可·波罗造访遥远的东方一样,充满了神秘和未知。
  基辛格说:“知道所有这一切的,只有尼克松总统和我。我将于1971年7月1日,从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出发到达西贡,1971年7月4日访问曼谷,7月6日新德里、伊斯兰堡,以此为跳板,7月8日前往我真正的目的地———北京。”
  基辛格说,此行之前,总统尼克松给他定下了两个任务,一是商谈尼克松访华日期及准备工作;二是为尼克松访华进行预备性会谈。1971年7月9日下午4点,周恩来总理来到钓鱼台五号楼,中美双方的会谈正式开始。时任外交部翻译冀朝铸注意到,基辛格见到周总理“既紧张又兴奋”。
  冀朝铸说:“总理面前除了几张白纸以外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基辛格博士十分谨慎地打开了他面前厚厚的一本材料汇编,就开始念起来了。开始的时候他非常拘谨,也不看谁,就是照本宣读,他用英文说:I am very much honour to be here today in the mysterious land……总理微笑着马上打断了基辛格的话,对基辛格说,博士,你会很快地了解到,我们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国土。然后基辛格微笑了一下,把那个本关起来,推到一边,双方就开始正式谈起来。”
  基辛格在北京一共停留了48个小时,先后同周恩来总理会谈超过17个小时,双方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系列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7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会谈公告,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即将访华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中美关系的大门也从此悄然打开。

  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在开城举行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在开城举行。但是,由于美国方面对谈判并无诚意,采取拖延和破坏的政策,并企图以“军事压力”配合谈判,迫使朝中方面接受其不合理的要求,停战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1951年8月10日,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朝鲜停战谈判又一次陷入僵局。时任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翻译过家鼎说,双方边打边谈的状态,让谈判现场都显得剑拔弩张。
  过家鼎说:“在朝鲜(谈判)没有次序的,谁要想发言(谁就发言)。我早进去两秒,他坐下,我要发言,他说我还没坐好,我就讲了。讲完以后,他说,我不理你这个发言。你去不理吧,你都记下来了,我也讲完了,该怎么的怎么的,就是这个敌对状况。”
  谈判伊始,就陷入了如何划分军事分界线的僵局。朝鲜人民军首席代表南日将军提出建议,将“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对此,美方代表拒不发言,会场陷入罕见的一片静默。
  过家鼎说:“大家都寄希望于能够从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所得不到的东西,谁都不愿意放弃一点自己得到的利益。主要问题是军事分界线,军事分界线就是怎么划,划在什么地方,对谁有利。你要划军事分界线,多划一度,多划一个角,都要争论。有一次争论,争论得很厉害,谁也不让谁。结果,他不发言,我们也不发言,大家愣着,愣了一百三十分钟,谁也不让,谁也不吭声,整整一百三十分钟。”
  后来,人们将这场鸦雀无声的谈判称之为高度紧张的“精神战”,而中朝代表以一直“坐下去”的冷静和耐心最终赢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时任彭德怀军事秘书杨凤安说:“分析这个谈判,敌人在谈判桌上肯定不老实,(所以)定的方针是,谈得积极谈,打得积极打,以打促谈。谈判桌上它得不着的东西,战场上也不能叫它占便宜。”
  此后两年,朝鲜战场形成一个长期边谈边打、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交织的复杂局面。谈判期间,曾两度改变会场,五次中断会谈,共召开58次双方代表团大会、733次各种小会。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