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三十五)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少年作家 04版: 特 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三十五)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选取革命斗争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性历史瞬间,重现每一个经典瞬间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智慧以及背后的历史抉择。本报将持续撷取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通过验收

  1990年7月21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参与国家间科技力量顶级比拼的科学重器,这也是继“两弹一星”后中国高科技领域里的又一个重要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自己的加速器和对撞机一直是无数中国科学家的梦想。198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正式动工,邓小平亲自为工程奠基。四年后,他再次前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庆祝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柳怀祖说:“科学家们疯了一样喊,撞上了,撞上了!不但是有了,而且是成了,时间来说也是世界第一,这么大规模的加速器,在一千几百个日日夜夜拿下来。”
  在参观现场,邓小平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讲了一件事。他说:“有一位欧洲朋友,是位科学家,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目前经济并不发达,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我就回答他,这是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不能只看眼前。”
  邓小平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里边有一席之地。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落后,必须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990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式通过验收,它成功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差距缩短了近30年。以此为起点,我国高能物理研究逐渐驶入了快车道,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发展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成昆铁路全线试通车

  1970年7月22日,北起成都、南抵昆明的成昆铁路全线试通车。这条铁路的建成,对于开发西南地区资源、打通中国南部对外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20多天前的7月1日,十万军民在西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通车典礼大会。成都和昆明对开的两列火车上,坐满了修建铁路的先进分子、当地少数民族代表,来自各地的文艺团体一路上为乘客表演节目。
  上世纪50年代初,为将西南地区与关中、华北、华中等地连接起来,并打通西南地区与首都北京和东南亚地区的联系,党中央作出建设成昆铁路的决定,并开始研究成昆铁路线路的走向。
  在对东线、中线和西线三路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和论证后,中国铁路专家最终确定了穿越攀西大裂谷的西线方案:一方面,西线途经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另一方面,这一线路可以明显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条件和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
  原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勘测处余泊熙说:“这三条线选哪一条好?假设西线,经过西昌,又经过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矿产,因为有攀枝花,西昌也有矿产,这个比较好。”
  1958年7月,成昆铁路开工仪式在全线最长、海拔最高的沙木拉打隧道举行。此后的十几年里,成昆线的修建几经停工复工,终于在1970年全线通车。
  成昆铁路北起四川成都,南抵云南昆明,北接宝成铁路,形成了纵贯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铁路从成都起,跨过岷江、青衣江;经峨眉,沿大渡河,横贯大小凉山;十跨牛日河,到达西昌;八跨安宁河,过金沙江,穿越地震区;三十余次迂回跨越龙川江峡谷,穿过横断山脉,直抵昆明。
  成昆铁路沿线地势险峻,全线有500多公里位于烈度7至9度的地震区。在缺乏现代化大型筑路工具的情况下,铁路人靠着简单的铁锤、炸药、风枪、翻斗车等工具,跨越一条条河流,凿通一座座高山,创造了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而上千名铁道兵也将生命永远留在了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

  王莘与《歌唱祖国》

  1950年9月15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时任天津音乐工作团团长的王莘到北京为乐团购置一批乐器。当他从西四牌楼赶往火车站准备回天津时,恰好遇见一队少先队员举着花束,吹着喇叭,打着小鼓,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天安门走出来。
  王莘说:“天安门前挂着大红宫灯,节日气氛很浓,又看到一大队少先队员。这个情景当时感动了我,使我一下子得到了灵感。红旗飘扬,歌声嘹亮。”
  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王莘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用恩师冼星海送给自己的铅笔写下了《歌唱祖国》的前半段。因为一时找不到纸,他就把歌词写在了烟盒上。伴随着火车的行进节奏,“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后半段的歌词与曲谱也几乎同时喷涌而来。
  《歌唱祖国》完成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王莘油印了歌谱,到学校、工厂、农村和码头去亲自教唱,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
  《歌唱祖国》的首唱领唱王巍说:“他唱出了人们心里的感情,很朦胧的感情,他给具象化了。这歌一听一唱,不胫而走。”
  王莘夫人王惠芬说:“好像这支歌流行得很快,后来不知怎地就传到了北京。”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前夕,在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推荐之下,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文件,要求在全国传唱《歌唱祖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录音并灌制成唱片发行。当年10月1日,王莘受邀到天安门观礼。从这一天起,每逢重大庆典和节日,《歌唱祖国》的旋律都会响彻大江南北。
  王莘之子王斌说:“1997年香港回归,当时很多华人聚集在美国的一个大学体育场,大概有3万多人。不知道是谁先开始唱了,很快大家就受感染了,(歌声)传遍整个体育场。当时我特别激动,我从小听得这么熟悉的歌,把我听哭了。我回来就把当时体育馆的情况跟我父亲讲了,我父亲也流泪了。”
  2008年8月8日晚8时,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歌唱祖国》作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仪式的歌曲被再次唱响。

  邓小平会见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1987年夏天,中共中央邀请14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到北戴河休假。7月24日,邓小平会见了专家代表。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北戴河暑期专家休假活动逐步形成制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不论身在何处,只要你付出,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过一点贡献,国家都不会忘记你。”
  早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开幕词中就说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让知识界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春天已然来到。
  邓小平说:“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还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1987年,我国915名在科学、技术管理方面有才华和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被国家科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根据中央指示和鼓励先进的原则,国家科委批准优先提高他们在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待遇。
  邓小平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2001年起,我国首次把人才问题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专家北戴河夏季休假作为制度被确定下来,北戴河也由此成为“专家人才会客厅”。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一声惊雷般的巨响打破寂静,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从此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这一天,恰巧也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物理学家钱三强51岁的生日。
  1937年,刚刚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钱三强通过公费留学考试远赴欧洲,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1946年,钱三强在研究铀核裂变中取得重大成果,发现并证明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他和夫人何泽慧被国外媒体盛赞为“中国的居里夫妇”。然而就在此时,钱三强选择回到祖国。
  钱三强说:“科学家们发现,在任何一种物质里面,就是它所谓的原子核里面,包含着非常巨大的能力。从原子核里面取出大量的能,这将帮助人类大大地提高生产,改变生活面貌,这将把人类社会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工作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科院院士胡仁宇回忆,在钱三强的谋划和组织下,一大批科学家从国内外聚集起来。短短几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就从建所初期的十余人增加到了150多人。
  胡仁宇说:“我是觉得,他是我们新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创业者和奠基者,当时的研究所分了五个大组,这五个方面实际上把核科学技术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都创造起来了。”
  1955年,党中央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钱三强被委以重任,负责制定原子能发展规划。1960年,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四年后,钱三强和新中国的科学家们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钱三强说:“原子弹爆炸以后产生高速度的冲击波,能够形成每小时800公里到1000公里的大风,它们的破坏力量相当于2000吨到3000吨黄色火药的威力。原子武器是大规模毁坏武器,我们必须禁止使用,但是原子弹的威力并不是大得不可想象,而且有可靠的防御方法。”
  钱三强30多岁时就已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实验物理学家,如果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必定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回国后,他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专心从事科学组织工作。“学以致用,报效祖国”,这是钱三强在异国他乡时的座右铭,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当年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中国?钱三强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