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珊塘民校的前世今生故园芦花醉清秋农家秋色南瓜熟了细草间秋天的纺织娘秋风十里(外一首)秋的记忆(外一首)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特 刊

石梁珊塘民校的前世今生

吴建芳



  何为民校?民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事物,是专门为农村里不识字的农民设立的。因为在旧社会,农村里除地主和部分富户人家的孩子有条件读书外,其余绝大部分农户是没有机会识字的,所以农村的文盲率很高,有些村甚至接近百分之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提升整个农村的素质,帮助农民快速成长为新社会的优秀建设者,决定利用晚上工余时间,组织农民开展识字活动,这就是民校的来源。
  珊塘民校成立于1950年冬,在石梁是属于成立较早的,办学地点设在没收来的老三头洋房屋里,办学方针是“以民教民、学以致用”,办学对象是村里十四岁以上人员①,想识字的都可以参加。民校师资由各村自行解决,珊塘村首任民校老师是吴明然。吴明然老人今尚健在,已步入九十高龄。据吴明然老人回忆,当年被任命为民校老师时才十九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刚刚在城里念了二年初中,尚未毕业,但母亲担心独子读书太多,远走高飞够不着,就派人到学校将他的铺盖强行挑回来,因而中止了学业。虽然初中未完全念完,但他在农村也算是个能识字的秀才了。因此,当村里决定开办民校后,农会主任就立马想到他,让他去当老师,他一口应承了下来。
  农会文教委员帮忙一起准备办校工具,将地主家拆下来的一块大匾当黑板,买来农民识字课本发给大家,同时还买了汽油灯、粉笔、黑板刷。老吴回忆说,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一看还缺一个校名,就找来一张红纸,裁成长条,用正楷书写上“珊塘农民业余学校”,贴到屋柱上②。
  民校开办的消息传出后,非常受贫下中农的欢迎,来报名的人很多,大约有四十多人,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男女都有,男的偏多。大家白天在田里劳动,晚上凑在煤油灯下读书写字,尽管学习很辛苦,但是大家学得不亦乐乎。因为在旧社会,贫下中农是读不了书的,所以他们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最终坚持下来的大约有二十来人。
  这二十来人,经过民校的学习,从目不识丁到掌握1500多个常用字,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多多少少改变了命运:有十年后当上村支部书记的,有外出经营自记账目的……大部分都成为了村里的骨干,还有两位女同志识字后能给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写信。
  总之,识字为他们赢得了新机遇,带来了新生活。
  1952年,珊塘村民校被石梁政府评为先进民校,老吴也被评为扫盲积极分子,并被推荐到县民师学习班学习。学习结束后,他被留在县文教局扫盲办公室,成为一名扫盲干部。
  随着年轻人中文盲越来越少,加上正规学校逐步在各村开办,民校完成了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直至消失。
  注:①十四岁以下的可以进正规学校上学。
  ②“珊塘农民业余学校”校名现仍留在当时办学的老屋屋柱上,只是岁月流逝,字迹已经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