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三十九)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特 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三十九)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选取革命斗争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性历史瞬间,重现每一个经典瞬间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智慧以及背后的历史抉择。本报将持续撷取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改造龙须沟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首都北京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治理工作。让众多北京市民惊讶和欣喜的是,刚刚成立的新政权并没有投入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去修建高楼大厦,而是把有限的财政都用在了治理落后地区的生活环境上,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改造龙须沟工程。
  解放前,北京许多街道,尤其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区都没有下水道,天坛北边的龙须沟是北京最大的一条臭水沟,也是北京最大的贫民窟。1950年2月,北京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修建龙须沟下水道工程。
  面对北京城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刚从美国回到北京的作家老舍受到极大鼓舞,周恩来总理鼓励他多为人民写作,多写一写北京城的变化。老舍不顾自己的腿疾和盛夏的炎热,多次到南城体验生活,最终创作出轰动全国的话剧《龙须沟》。
  治理龙须沟惊动了整个北京城的老百姓。当时北京刚刚解放,好多人不了解共产党是怎么回事,龙须沟工程让老百姓了解了共产党,也了解了新政权的执政方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龙须沟改造,只是党和政府对落后地区治理的开始。之后,北京市又对龙须沟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造。
  龙须沟改造工程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新中国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国家,因为政府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1950年9月30日,也就是龙须沟一期工程竣工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举行的国庆庆祝大会上,作了题为《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他自豪地说:“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政府,曾经在一年内做了这么多有利于人民的工作,这个政府,就是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61年
  播出的新年献词

  1961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年献词,向全国人民问好。
  播音员齐越说:“新年的钟声响了,1961年开始了。同志们,新年好。地球在60年代已经围绕太阳转了整整一周,全世界和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特殊的“三年困难时期”,各地农业大幅度减产,整个国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齐越说:“中国人民已经立下雄心大志,一定要办好农业,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更牢靠、更扎实的基础。”
  虽然人民生活面临巨大困难,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员贡布、屈银华、王富洲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奋勇拼搏的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极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所有人共克时艰的决心。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大赛。中国运动员们迎难而上、永不言败的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年轻共和国昂扬向上的风貌。
  齐越说:“英雄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弟兄、革命知识分子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脚踏实地地攀登各行各业的‘珠穆朗玛峰’,把最好的东西献给亲爱的祖国。”
  从新年献词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当年的时代印记,但献词中发出的号召———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这个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始终没有改变。
  齐越说:“为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向着无限光明的前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这是继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按照国际惯例,条约批准书的互换仪式要在日本进行,邓小平决定亲自赴日,并对日本进行访问。
  前日本驻中国大使中江要介说:“中国政府决定让邓小平亲自来交换批准文书,可以看出中方是非常重视这次交换文书仪式的。”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问日本。10月23日上午,条约批准书的交换仪式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中日两国友好往来从此有了法律上的保障。
  邓小平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是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排除干扰取得的重大成果,中日两国人民为此感到高兴,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也为此感到高兴。”
  在完成条约批准书换文仪式后,邓小平开始潜心考察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邓小平参观了新日铁、松下、日产汽车等多家日本大型企业,并乘坐新干线列车从东京到京都。
  邓小平此次访问日本,正值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10月25日,邓小平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会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同时也要学习一切先进的外国经验,中国人民有决心、有信心,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奋斗,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邓小平说:“大家知道,中国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在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清晰地估计了这个困难,但是我们还是树立这么一个雄心壮志,我们也考虑到自己的条件,可以说我们最重要的条件是,现在我们国内万众一心,上上下下一条心。”

  华罗庚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学人才紧缺。1949年12月,周恩来总理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郑重邀请海外学子回国参加建设。当时,正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数学家华罗庚决定响应号召,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0年3月,40岁的华罗庚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华罗庚写下《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写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华罗庚说:“人梯精神,就是我们要爬峭壁。我站在那儿,人家在我肩膀上再爬上去。现在看起来,人梯精神很重要,我们深深感觉到,年轻人在我们肩膀上爬上去,这是时代的使命,甚至于不小心爬在头上踢了一脚,没有关系,只要你爬上去,我就很愉快了!”
  回国后的短短几年中,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成为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为新中国的数学发展作出无可比拟的贡献。同时,华罗庚的足迹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他坚持到人民群众中、到生产一线去推广他发明的“优选法”和“统筹法”,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964年初,华罗庚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表达要走数学与工农业相结合道路的决心,毛泽东亲笔回函:“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华罗庚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但他更在乎人民群众送给他的一个称谓———“人民数学家”。
  华罗庚说:“我这个人从前没有机会上大学,很羡慕那些人能够上大学,能够得到老师指点,特别是名师指点,可以上升得快。可是呢,我一点也不悲观,我觉得没有老师,照样可以很快上升。”
  华罗庚一直认为自学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同时他也始终不忘前辈的知遇之恩,并延续师风,以身作则,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在他的关心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议厅演讲,报告了自己1950年回国以来为新中国所做的工作。演讲结束,“thank you”成为他生命中最后一句话,随即便倒在讲台上,实践了自己“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诺言。
  华罗庚说,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要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 另一肩要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拉我上去,再做人梯。

  《克拉玛依之歌》

  1956年5月,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打出的第一口高产油井,已被证实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当年27岁的建工部文工团创作员吕远看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他决心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写一首赞歌,但和很多人一样,他连克拉玛依在哪里都不知道。
  吕远说:“我在内部看到一个材料上写的是,克拉玛依打出了第一眼高产井。砰!一下子出油了。搞创作么,就一定要写,写《克拉玛依之歌》!但当时也没有材料,不知道克拉玛依在哪儿。”
  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进入正式开发,当年7月,油田上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21岁的吴淑华担任女钻指导员。
  吴淑华说:“和男同志一样,男同志干什么我们照样干什么。井打完了要固井,一袋水泥50公斤,每人肩上扛一袋,怀里抱一袋,一路小跑,一刻都不能停,一停那井就报废了。出油太兴奋了!你朝我脸上抹,我朝你脸上抹,国家太需要油了!”
  也是那一年,吕远背着心爱的六弦琴来到兰州炼油厂工地。在这里,吕远近距离接触到了炼油工人,被火热的劳动场面深深感染。虽然他还没有实地到过克拉玛依,但当时广播、报纸不时播发的有关新闻,让吕远很受鼓舞。在兰州炼油厂工人的描述中,克拉玛依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都看不到,但那里有热火朝天的厂房,有一群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听着这些讲述,吕远把对克拉玛依的梦想和痴迷试着用六弦琴弹唱出来,一首《克拉玛依之歌》逐渐成型。
  随后,吕远把歌曲交给了歌唱家吕文科,吕文科在北京首演。195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放了这首歌曲。从此,《克拉玛依之歌》迅速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吕远说:“这首歌写出来以后,反映了当时新中国大家的希望:中国富强,中国要现代化。所以这首歌很快就流传开来了。”
  《克拉玛依之歌》早已唱遍神州大地,但直到1985年吕远才第一次来到克拉玛依。2008年克拉玛依建市50周年之际,吕远将珍藏了50年的《克拉玛依之歌》手稿捐赠给了克拉玛依市。他深情地说,这手稿应当属于这里的石油人,是他们为国争光的豪迈气概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让新中国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刚刚起步的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而一首《克拉玛依之歌》,激励了几代克拉玛依人在戈壁荒原上奉献青春,也唱出了新中国石油工人的豪情壮志,至今仍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