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五十五)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少年作家 04版: 特 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五十五)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选取革命斗争时期、共和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性历史瞬间,重现每一个经典瞬间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智慧以及背后的历史抉择。本报将持续撷取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胜利截流

  1997年10月28日上午10点28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胜利截流。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被拦腰截断,从北岸山中的导流洞奔泄而出,全场几千名建设者和自发前来观看的数万名群众齐声欢呼。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在穿越黄土高原进入下游平原后泥沙沉积,河床抬高,频繁改道。历史上黄河曾经北抵天津、南泛江淮,为沿岸百姓带来灾祸。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中下游相继建成三门峡、刘家峡、龙羊峡等多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其中,小浪底工程堪称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张利新伴随着小浪底工程从前期准备到竣工出堰,他说:“黄河的洪水主要产生于中游,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处,控制了黄河流域来水的92%以上,起到了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作用,可谓兴利除害。”
  黄河小浪底工程于1987年正式立项,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2001年主体工程完工。5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中外建设者云集于此,共同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国际建设管理模式。
  张利新说:“小浪底工程部分利用了银行贷款,由国外承包商与中国的伙伴组成联营体来承担,它的施工水平反映了世界上最高的水平。”
  2009年,小浪底水利枢纽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它的建成基本解决了黄河下游凌汛威胁和泥沙淤积吞噬农田的问题,同时还兼顾工农业供水和发电。历史上饱受黄河水害的下游两岸大地,如今成了黄河惠泽最丰厚的地区。
  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说:“有了小浪底,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不到六十年一遇达到了千年一遇。黄河的主槽现在可以达到4000个流量,有了这4000个主槽过洪的能力,黄河滩区180万老百姓基本上可以实现安居乐业。”
  黄河平,天下宁。如今,每年黄河小浪底工程排水排沙时都会吸引大批游客。“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场景令人震撼,而蕴藏在这一伟大工程中的根治黄河的梦想以及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有如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每个人的心中。

  “极地号”科考船完成我国航海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1986年10月31日上午10时,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极地号”载着我国第三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在青岛港拔锚启航。“极地号”由此开始了它的第一个航程,这也是我国航海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1985年2月15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建立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地质专家刘小汉说,当年建立长城站时,考察队乘坐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并不具备破冰能力,这给科考队员们带来了不少挑战。
  刘小汉说:“当时那个船完全就是一个运输船,卧舱里的环境很差。感觉晕的时候,我就跑到甲板上拼命地运动,做体操、俯卧撑等。”
  此次出征的“极地号”由一艘抗冰运输船改装而成,船上装有先进的卫星导航和通讯设备,以及直升飞机平台和机库等设施,整个航程二万六千七百海里。
  此次考察,队员们在长城站留下了一个独特的印记。即将离开南极时,考察队员们特地收拾出一面墙,对考察队中的一位女队员———中央工艺美院的教师陈雅丹说:“画家!给我们留张画吧!”望着这些热血男儿、这些祖国的英雄,陈雅丹欣然应允。在长城站的墙上,她完成了22平方米的壁画,画中除了队员们和企鹅之外,还有红、白、绿三种颜色的三个太阳。
  陈雅丹说:“红色是南极的羽绒服,我把它想象成一滴滴热血滴到浩瀚的南极大陆,没有热血、没有充满激情和勇敢精神的人是不敢去的。白色是南极的茫茫雪原,就像孩童纯洁的眼神。绿色在南极非常少,一个小石头上长着绿色的地衣,那是非常难得的。”
  1987年5月17日,“极地号”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三次南极考察任务后胜利返航抵达青岛,这是我国航海史上的又一次空前壮举。
  在二百多天的航程中,考察队扩建和完善了长城站,使长城站的综合科考功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在这次环球航行中,考察队对“极地号”所经过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航线进行了重力、海洋物理、化学和生物四个项目的考察,取得大量极其宝贵的资料,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

  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公里、跨越6条断裂带的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让墨脱县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我国全面实现“县县通公路”的目标。
  “山顶在云间,山底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几天”,这是以往墨脱交通的真实写照。“墨脱”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隐秘的莲花”,在墨脱公路开通之前,这朵莲花一直隐秘于雪山之后与世隔绝,被称为“高原孤岛”。爬天梯、滑溜索、过独木桥,人们想要进出墨脱,只能采用这样原始的方式。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为了打通通往墨脱的公路,党和国家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四次投资修建墨脱公路,最终因复杂的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以及当时的人力物力限制,没能完全成功。
  原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说:“墨脱公路寄托了无数人的血汗和梦想。由于地形地质复杂、气候环境艰苦,特别是嘎隆拉隧道穿越多条断裂带,岩体破碎、涌水量大,施工极为困难。四次建设先后有200多名建设者献出了生命,他们至今还长眠于此。”
  2009年4月,投资达9.5亿元的墨脱公路新改建工程———北起波密县扎木镇、南到墨脱县县城的扎墨公路全线开工。其中,打通全长3310米嘎隆拉隧道的任务,成为修建这条高原公路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0年12月15日上午10点整,伴随着最后一声炮响,嘎隆拉隧道成功贯通,南北两侧相向掘进的建设者们胜利会师,欢呼跳跃,相拥而泣。
  原武警交通一总队三支队总工程师毛瑞兵说:“这条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条现代冰川地区最长的公路隧道。隧道打开了,就相当于打开了墨脱的一扇门,可以比较自由地往来进出了。没有这个隧道以前需要翻越山岭,一年当中有八个月的时间这条路是不通的。”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举行通车仪式,世代墨脱人期盼的“快捷平安走出大山”的梦想终于实现。2021年5月16日,继扎墨公路之后,第二条通往墨脱县的交通要道———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县的派墨公路全线贯通。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2000年10月3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我国逐步摆脱了对国外导航系统的依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如果说靠外国人的系统来提供时间和空间基准信息,那无外乎高楼大厦是建在别人的基础上。比方说金融你要用美国的GPS进行授时,它只要稍稍在时间方面不提供这个数据,整个金融系统就瘫痪了。”
  建造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首先面临的难关就是导航所必需的设备———原子钟。导航的核心是时间测量,而要实现精密的时间测量,只有原子钟能做到。杨长风说,原子钟就是导航卫星的“心脏”。“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自己突破,不能受制于人。我们‘北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子钟。”
  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从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开始,中国北斗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完成部署。20多年来,中国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组网。
  根据后续建设计划,2035年,我国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授时定位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如今,北斗系统已经跻身世界四大导航系统,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正在为全世界贡献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

  首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1954年1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表《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布了我国首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共有六亿零一百余万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的比较准确的人口数字。
  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很不全面的调查,从那时候起,“四万万七千五百万”成为人们对中国人口数量的一个宽泛共识。原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司长沈益民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政策的制定都迫切需要翔实、准确的人口资料。1953年,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普选,而选举各级人民代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准确的人口数据。因此,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结合选民登记同时进行的。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的开始,更意味着人民第一次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力,得到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响应。
  沈益民说:“人口调查登记的时候,气氛非常活跃,男女老幼都穿上了新衣服,像过节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
  1954年11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调查结果还显示,当时城镇人口占13.26%、乡村人口占86.74%,四川、山东、河南人口排在全国前三。
  沈益民说:“这个数字刷新了多年来沿用的四亿七千五百万这个估算的数字,给了大家一个深刻的印象,我们新中国有六万万人口。”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查清全国人口底数,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人口调查历史,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