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妈妈饼”里的“共富情”柯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抒爱国......骨龄检测解身高密码“老”居民过上“新”生活柯城非遗馆“非同遗般”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专版

一张“妈妈饼”里的“共富情”



  本报讯(记者 葛锦熙 通讯员郑豪轩)“这边要两个甜的和两个咸的,那边要三个咸的,全打包,稍等!”走进沟溪乡余东村的“妈妈饼”店,面积不大的待客区人头攒动,肖美仙正和几位阿姨在厨房忙碌着。
  和面、团馅、热油、煎炸......只见她们一气呵成,厨房弥漫出菜籽油加热后的香味。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煎饼就递到了游客们的手中。诱人的美食让人等不及摊凉便张口去咬,外层酥脆、内层筋道,和着梅干菜的香或是白糖的甜,独特的口感变成了食客的一声声赞叹。
  2014年,常年在外打工的肖美仙回到家乡,开起了饼店“妈妈饼”,成为余东村第一批农家乐。但由于当时村里游客不多,导致小店的生意并不景气,肖美仙便歇业了一段时间。2021年4月,随着余东未来乡村建设的推进,肖美仙发现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于是,她便新租了一间由猪圈改造成的厨房,翻新一番后重新开张店面,并延续店名“妈妈饼”。
  为吸引游客,肖美仙在砖石墙上贴上了“天上掉下一个 ‘妈妈饼’”“此饼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吃”“猪圈变厨房,老屋变店铺”等诙谐有趣的标语,再加上独特的煎饼口感,以及朋友圈转发,越来越多的人到店里来品尝美味。“从小就看我妈做这个饼,现在村里游客多了,我就把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手艺拾起来。”肖美仙满脸笑意地说,没想到就凭这个饼,也能在家门口挣钱,过上好日子。
  随着生意的红火,肖美仙夫妻俩渐渐忙不过来了。2021年9月,原本在家无业的村民余巧英成了“妈妈饼”店的第一位“正式员工”,变身月薪3500元的“上班族”。今年7月,村民鄢美仙也加入“妈妈饼”店。“我们是邻居,这里离家近,收入又可观,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鄢美仙笑着说。肖美仙介绍,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有十几位阿姨帮忙,每人每天的工资120元到150元不等,“在店里帮忙的都是村里人,我赚钱了,也想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随着“妈妈饼”店经营状况的逐渐稳定,肖美仙每月收入达两三万元。
  “真没想过,余东村也能有这么一天。”在肖美仙看来,是村庄这几年的发展带动了“妈妈饼”的成功,也让村里的农家乐越开越多,推动各种新业态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