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村行吟记乌伤华溪森林园游记农家小院在麻蓬遇见武侠在张西,窥探一只猫的梦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防疫

寻村行吟记

毛丽丽



  两个“壬寅”年

  车行一个多小时,似乎已经进入一个山间秘境。山谷间太安静了,除了啾啾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流声,就只有我们车辆爬坡的声音。
  路到尽处,一座飞檐斗拱的亭子横在其中,张西村到了。进入村子,白墙青瓦、苔绿苍苍的古民居错落着,一如普通的山间古村。推门进去,里头却别有洞天:墙上手绘着张西村的游览图,房梁上悬挂起一盏盏马灯,电影海报和绿植掩映其中,巨大的玻璃窗将屋外的山野丛林框成了一幅山水画。还有辟做民宿的黄泥房,旧木梁、土泥墙,一切都是最朴素的模样,然而墙挂书画,瓶插杂花,陈设间有着浓厚的艺术感,又将山野田趣、山风清泉一一引入了室内,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张西村的美是将人文的趣、自然的真和当地百姓最朴实的生活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里并没有迁走村民翻新建造,而是让村民留下来,把最质朴的山里人的生活方式留下来,以主人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客。
  青石板巷子里,一间老房子的墙角处,一丛姜花正抽了洁白的花穗。我寻香走进,厅堂里阿婆正在做着毛绒玩具,脚边卧着一只狮子狗。门前的一米菜园里整整齐齐地种了一畦包心菜、一畦苋菜,菜园边的竹条上缠绕着南瓜藤和丝瓜藤,瓜果高高悬挂在藤上。
  阿婆说:“咱山里人一辈子闲不下来,有客人来就收拾下屋子,空的时候就自己做点手工、种点菜。”原来她家的一间老房子,已经租给村集体经济开发了民宿,每年民宿租金一万多,自己又在村集体创办的物业公司干活,月收入比种地时翻了不知几番。“现在的日子,真的好啊!”她笑起来,那笑声让脚边的狮子狗也扬起了脑袋。
  这是山海协作工程的建设成果。四年来,临平区和柯城区为张西村量身定做了村、民“共享型”乡村旅居产业发展道路,更开发了“智多张西”APP,搭建“互联网+乡村”的营销平台,把这个遗世独立的“香格里拉”推介给更多的山外人。
  在离开张西村前,我无意间看见村民的屋檐下摆着一个废弃的大谷斗,上方墨迹斑驳地写着“丰”字,落款左侧是“春月”,右侧是“壬寅年”。我不由心中触动,今年恰好也是壬寅年,一甲子的时间过去了,张西村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跨越,而村民们也实现了生活上的幸福跨越。

  一碗面条经

  面条是乡下人家待客的礼仪。小时候有客来访,奶奶就会一边嘱我去锡罐里抓一撮茶叶冲泡给客人,一边起身去灶下引火煮面条,猪油浮在汤上油亮亮的,翠绿的小葱、红艳的辣椒也必不可少,再敲两个鸡蛋进碗底。这一碗待客的面条,无论如何推辞,是必须要喝到碗底才能令主人满意的。
  所以当我走进沟溪乡的“德门龙”手工面条厂时,看见正在院子里风干的一挂挂洋面,一下子就找回了童年的记忆。屋檐下,秋日的风轻轻吹拂着悬挂如帘的面条,带走了面条的水分,留下了麦子的芳香。这面条更像是自然的馈赠,麦子从土地里收获,和面需要山泉水,风干则需要阳光和风的协作,而其中人花费的气力、等候的时间,也让这份馈赠增添了珍惜的感情。
  “为什么你做的面条那么好吃?”同行的友人问,“有什么秘诀?”“德门龙”手工面的创始人、柯城“非遗传承人”陈家胜说:“做食品,最重要的是用心。只要用心,市场就能感受到诚意。”
  带着这份用心,依托山海协作大平台,临平和柯城两地的帮扶干部不但帮助老板改良制作,扩大厂房,提升品质和产能,更带着陈家胜的诚意向临平人民吆喝。在临平的农产品展销会上,陈家胜在摊位上支起了炉子,给来往的人们端上一碗猪油葱花洋面,如同小时候他的妈妈招待远方的客人一般。这样以真心换诚意,带给了他广阔的市场,在临平打开市场后,他的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如雪花一般飞来。
  我望着说话时他脸上的神色,心下感到有些熟悉,细细一想,在这片三衢大地上,甚至更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但凡和土地有关的人,都有着这样诚实、真挚、专注的神色吧……

  “侠”“稻”共富路

  抵达石梁麻蓬村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秋天的稻田渲染着金黄,累累的稻穗压弯了枝子,纷纷向大地致敬。而匆匆路过的人却不知道,这片稻田里还藏着威风凛凛、挥舞着钳爪的虾将军、蟹大帅———这是“山海协作”援建的石梁镇麻蓬村“稻渔共生”(稻虾共养、稻蟹共养)农场试验田,这种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收益。
  夜幕低垂,不远处的石梁溪畔,游人们正携老挈幼、呼朋引伴,欢声笑语被秋风传送远方。黄昏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炊烟升起,炉火旺盛,灶台旁锅碗瓢盆正在奏响生活的乐曲,一切都是人间烟火的景象。在这样的时刻,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都融入了这人间烟火中。
  说到麻蓬村,不得不提金庸笔下的温家堡和麻蓬拳。抗战时期,金庸先生在战火中来到衢州就读,他必定曾在石梁溪畔见过某个洗衣浣纱的倩影,曾和某个豪爽的衢州人喝酒畅谈理想,也一定是在麻蓬村见识了某个拳师的武功招式,所以,才有了石梁派的江湖故事,有了温青青的动人回眸。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牵挂、怀想,不仅仅是因为当地的风景,更多的是因为那里的人。
  如今,我对麻蓬村一见如故,也是应当感谢金庸先生埋下的伏笔。在薄暮中,我们一行人拜访了一位麻蓬拳师,他的棍法以速度见长,打完一套,有人请教功夫的精要,他说:“其实功夫没那么神秘,从古至今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招式,但无论什么功夫招式,无非是保家、卫国。”金庸笔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和这位拳师的话同出一辙,也许这就是武侠文化的要义。世世代代的麻蓬人,传承着麻蓬拳,至今是不必为家国危难而派上用场的,纷纷成为了强身健体的养生之道,这何尝不是一种民富国强的幸福景象。
  入夜之后,麻蓬村更加热闹。武侠长廊上红灯笼在风中招摇,有人比试歌喉,有人舞姿蹁跹,在点点灯盏中,乡间夜市摆开了摊子,售卖着各色土特产、手工艺品;不远处村头的“龙门客栈”里人声鼎沸,从稻田中捕捞上来的大闸蟹、小龙虾正被人们大快朵颐,一饭一蔬香气四溢;而散落在村中的民宿迎来了八方来客,正天南海北地讲着家乡话,兴致勃勃地规划着衢州之旅……

  寻村后记
  2007年,我参加高考。在考场上,对着“行走在消逝中”的作文题目,我几乎是下意识地提笔写下了乡村的衰落,将我对我生长的地方的爱和忧愁悉数倾诉在田字格中,直到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才匆匆搁笔。
  2022年,我走在张西的山间小径里,走在斗目垅的乡间小道中,走在麻蓬的田垄上,此刻,我已经知道:我们的故乡,正在山海协作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的乡村,依靠着人民的智慧,已然找到了一条新生的道路,这条路,正是通向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