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镇村干部实干比赛磨砺精气神
本报讯(衢州日报记者 姚沐水 本报记者 郑晨 通讯员 徐成文)“这西瓜好吃,很新鲜。”上午9点多,家住石梁镇的徐师傅来到本镇梅山村的西瓜基地,品尝后满意地挑了6个西瓜,装袋过秤,扫码支付了110元。
熟练地帮徐师傅过秤的,是梅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储城峰。“这几天,我都是早上6点多就过来了。”储城峰说,7月6日西瓜开始大批量采摘,每天上市量约2000公斤,他每天要在瓜地里忙到晚上7点半。
梅山村党支部书记梅华勇介绍,储城峰是这片瓜地的总负责人,从种到收由他全权总管,没有报酬,全是义务活。
瓜地面积达20多亩,紧临花木线,原是一片抛荒地。今年,梅山村做深做实“三民工程”,深入开展夜访夜问,走访时有村民提出,希望能将沿路沿线荒地利用起来。经村两委研究,最终决定开荒种西瓜和玉米,解决抛荒问题,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连片瓜地上,插着一块块牌子,每块牌子上写着抛荒地整治责任人名字。梅华勇说,为明确责任种好西瓜,瓜地分为9个责任区块,村两委成员6人加上3位村网格员,每人负责一块“责任田”。荒地杂草丛生,9位村干部分别牵头,将“责任田”整治好,并负责做好瓜地的除草、施肥等管理工作。这些事项列入村干部日常工作,不另计报酬。
今年年初,梅山村在联村服务团的指导下,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召开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形成“村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决议”。村干部在决议上摁下红手印,决议张贴在村办公楼会议室。
“明显的转变是干部作风好了,凝聚力增强了。”梅华勇说,曾经的梅山村因战斗力不强,在全区大会上捧回“蜗牛奖”。现在村干部作风大变样,开会提前到,有事抢着干。由村党支部副书记姚渭清负责的弈谷至石梁公路改建工程土地征迁工作,仅2天完成30户、72块土地的签约丈量;储城峰主动要求加入抛荒地整治和重点项目政策处理,成为西瓜基地的总负责人。村里7天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的75户、160个地块的政策处理与丈量工作。眼下西瓜上市,
(下转2版) (上接1版)
每天傍晚都有两三名村干部轮流在村口售卖西瓜,预计西瓜基地今年能给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收益。
石梁镇纪委书记、组团联村团长陈佩文说,抛荒地整治解了老百姓的心病,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就业,最重要的是带动了村干部队伍作风转变。通过村干部种“责任田”,村里进行阶段性的评优评先,让村干部在“比一比、赛一赛”中提升精气神。
荒地变瓜田,近段时间梅山成了“网红村”,拍抖音的主播络绎不绝。采访当天上午,在衢抖音红人、斯里兰卡籍的阿萨·阿齐兹也带着妻子儿女,一起来瓜地拍摄。“我已经第三次来这里拍摄了。”阿萨·阿齐兹开心地说,他拍抖音与网友一起分享,还多次帮网友到此采购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