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柯城奏响“颗粒归仓”丰收曲

  本报讯 (记者 周奉吉 通讯员 刘烨珏 赵萌))初夏时节,微风拂过柯城广袤田野,大片麦田泛起层层金黄麦浪,饱满的麦穗压弯了秸秆。伴随着一台台收割机的轰鸣声响起,一幅小麦丰收图景徐徐展开。

  近日,在沟溪乡志刚家庭农场,记者看到,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4台大型小麦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小麦被快速卷入收割机,经过脱粒、清选等工序,饱满的麦粒源源不断地倾泻而出,直接装入运粮车。

  有了机械助力,收割效率大大增加。“1台机械采收1亩小麦只需要20分钟,1小时就能采收4亩,一天下来至少可以采收50亩。而人工采收一亩小麦,2人至少要花一天时间,还不包括打谷。”收割机驾驶员余师傅告诉记者。

  据农场负责人刘志刚介绍,2025年,他所种植的小麦主要分布在后坞村、新源村、沟溪村等7个村,共计800多亩。经过前期机械化插秧与播种,小麦分布均匀,也更利于后期田间管理。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小麦采收时间比去年提早一周,产量也更高,可实现亩产350公斤。

  “相比去年,今年小麦总产量将达到56万斤左右,除去生产成本,预计收益可达20万元。”刘志刚难掩喜悦之情,“现在使用多台收割机,几天时间就能完成所有小麦的收割任务,机械化收割的麦粒更加干净,品质也更有保障。”

  与此同时,石梁镇宸静家庭农场的6台全自动烘干机正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刚从田间采收回来的小麦,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送入烘干机内。

  “一台烘干机可处理烘干30多吨小麦,一天下来,6台至少能烘干200吨左右。除了我们农场的小麦,还能帮周边农户的小麦提供烘干服务。”农场负责人宋美芳介绍。

  一旁的技术人员周水莲则紧盯烘干机的控制面板,密切关注各项数据。“以前靠天吃饭,小麦晾晒不及时就会霉变,损失惨重。现在有了烘干机,不仅省时省力省场地,还能确保小麦品质不受影响。”周水莲说。

  今年,柯城区共种植小麦3500余亩,累计投入收割机19台,现已完成采收3000亩。接下来,农业部门将加强早稻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进一步夯实粮食稳产根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日柯城版权所有 | 浙江在线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