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衢州烤饼大中祥符寺寻踪忆小商品市场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少年作家 04版: 柯城记忆

大中祥符寺寻踪



  ■记者 方秀琴 文/图
  曾经与现在总有一丝联系存在,让人有迹可寻,默默地彰显着一座城、一片地域或一个人的变迁。有时这一丝联系会是一块很不起眼的石碑,在市人民医院门口小广场上就有一块刻着“大中祥符寺旧址”字样的石碑,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地域的过往。
  大中祥符寺,是衢州最古老的一座寺庙。据传,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孙权拜郑平为征虏将军,并使之以千人守峥嵘。郑平终老于衢,瞑目之前,将自己的府邸捐献给了佛家。于是,佛家就以郑平的宅第为基础,建筑了大中祥符寺,其原址就是现在的衢州市人民医院所在地。
  在大中祥符寺一千六百余年历史中,从吴天纪三年(279年)至嘉靖七年(1528年)的一千二百四十九年间可称“前祥符寺”。寺院地址在今县学塘北侧,坐北朝南,即原衢县人民政府大院位置。清《康熙西安县志》载:“嘉靖七年戊子火,殿宇悉为灰烬,仅存荒址。改为西安县学(寺与学易地),其两旁墙外隙地与僧居。”大火后寺院迁入钟楼底西侧原西安县学址(现衢州市人民医院地块),俗称后祥符寺。东侧原为祥符寺观音堂,再东为钟楼。
  祥符寺在地方官、僧人和信徒居士的关注下,渡过大火后的困境逐渐恢复过来。嘉靖四十年(1561年),西安县学汪旦向郡守杨准上书,自愿将私宅前(观音堂后)空地捐赠给祥符寺建“崇圣祠”,重塑郑平、陆贽二公像供奉。万历十七年(1589年),湖北黄冈进士易仿之任衢州知州时题撰“衢阳首寺”额。至明末,日久倾圮。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正殿,三十五年(1696年)建天王殿,三十七年(1698年)建“大中祥符寺”山门。
  民国时,衢县佛教协会设此。当时,大中祥符寺的香火十分旺盛,弘一法师曾经先后两次来过衢州,第二次来衢时就曾在大中祥符寺中小住。民国 《衢县志》 曾提及:“民国十二年(1923年),诸善士设佛教会于大中祥符寺,延高僧弘一自莲花寺来城主其事。弘一因将诵习诸经并全部藏经、续藏经概行捐赠,设看经会,以广流传。住持僧妙玄乃建设藏经楼于后殿。”
  1951年全国破除迷信,祥符寺在大潮中也不能幸免,僧人还俗,主殿中轴线全部归人民医院使用,东轴观音堂为房管处管理,遂为民居。上世纪八十年代,市人民医院修挂号楼时,出土一对石狮基座。2004年人民医院门诊楼施工时,原祥符寺前的两尊石狮出土,被市博物馆保管收藏,成了凭吊祥符寺的遗物。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千年古刹在岁月更迭中似乎是了无痕迹了,但当你回眸那临街而立的石碑时,那千年钟声仿佛犹在耳边,曾经与现在在时空里延续着,历史的记忆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