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那年上军校母亲的“粮”心牛背双鹭胡杨的秋天庙源秋雨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运动柯城

母亲的“粮”心



  江初昕
  携妻儿回老家过节。刚满两岁的儿子豆豆对农村景致特别感兴趣,能和成群的鸡鸭逗玩半天,还跟在母亲身后,下地摘菜,上灶做饭。
  晚上,母亲在厨房里弄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豆豆看着满满一桌菜肴,一改以前不想吃饭的毛病,主动端起饭碗。为了逞能,他还不要我们大人喂,独自盛了点饭,用调羹舀着往嘴里送。由于年纪小协调性差,不少饭粒都从他嘴边掉落了出来。儿子太小,掉饭粒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平时在家,也就是用抹布擦掉,倒入垃圾桶里。母亲见豆豆食欲不错,夸奖了几下,豆豆越发吃得津津有味,但落在跟前白白一摊米饭。
  大家都吃好饭,母亲系起围裙打扫饭桌,把几个剩菜归拢在一起,用抹布把饭桌上的饭粒小心翼翼地收集在饭碗里,之后,又俯下身子,捡拾地上豆豆掉下的饭粒。“粒粒皆辛苦”,母亲边捡拾,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豆豆见母亲蹲在地上,还念叨着“粒粒皆辛苦”的诗,一下子来了兴趣,拉着母亲的衣襟说道:“我也会背这首《悯农》。”说完,他高声背诵起诗句。等豆豆背完了,母亲高兴地摸着豆豆的头说,豆豆真棒,这饭粒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所以不能浪费。豆豆用迷惑的眼神看着母亲,用力点了点头。看着母亲俯身拾饭粒专注的样子,看着她那不再挺拔的腰身、花白的头发,我仿佛看到了从前的模样。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张嘴吃饭的人又多,穷得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一年到头,吃硬的少,喝稀的多。每次吃饭,我们都自觉把饭碗里的饭粒吃得一干二净,一粒不剩。要是有汤汁或油水,我们还会用舌头舔舐干净。饭桌上的饭粒我们也会主动拾起来吃掉,一旦发现地上有掉落的饭粒,母亲会及时拾进碗里,给自家饲养的鸡鸭吃。每一颗粮食都饱含着农人的汗水,因此,对于辛苦种出来的粮食,我们格外珍惜。过去没有冰箱,夏季煮多的米饭隔夜就会馊掉,母亲却自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先将剩饭装进陶瓷罐里,吊在井沿边上,第二天把剩饭摊在竹匾上,放在太阳下晒干,收集若干后,再放在锅里炒熟,用石磨磨成米粉,吃起来香喷喷的。
  后来,随着生活好转,吃饭已经不成问题了,但母亲一旦发现我们的饭碗没有吃干净,就会用筷子敲着饭碗说,是哪个剩的饭,赶紧过来吃干净,不要糟蹋了粮食。实在没人承认,母亲也会把碗里的饭粒收集起来,绝不能白白倒掉。每次吃完饭后,母亲都要挪开凳子,看是否有饭粒掉在地上。她告诫我们,白米饭是不能用脚踩踏的,这样会遭雷公打的。所以,一旦饭粒不小心掉在地上,我们都会及时拾起,生怕踩踏着,遭受天上雷公的报应。
  尽管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但母亲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豆豆见母亲钻在桌下拾饭粒,也学着母亲的样子,蹲下身子,煞有介事地嚷道:我也帮奶奶拾饭粒。我和妻见状,不由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