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村的色彩夏日山中初心难忘荷塘人家探花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特 刊

余东村的色彩

祝江红



  每次要去一个地方,我都会提前上百度搜寻一番,这次也不例外。余东村是美丽宜居村庄,同其他的村庄一样,以自己的特色吸引八方游客。村庄最大的特点是这里村民近一半会画画,男女老少都有。他们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其中村里有一面墙就画着这样一幅画,称他们为“乡野毕加索”。
  我沿着蜿蜒的村道往里走,匠心坊、竹编馆、乡贤馆、毛芦芦儿童文学工作室......每一个弄堂都布置了不同主题的研学馆,各具特色的农民画及衍生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以生活原型为基础,以新农村变化为主题,体现了当下农村人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富足的物质生活。眼前的一切,让我恍若置身在一个色彩缤纷的梦境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从古至今,人们都向往富足安定的田园生活。古代不少士人有归田的情结,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然而,旧时农村并非全是诗意,时常宥于靠天吃饭的窘境。每到孟春之际,去年冬天储备的存粮,此时几已殆尽:是时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粟麦未登。因此,李绅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感叹农人的不易。
  如今,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东村成了神州大地上富裕乡村的一员。余东村民立足自身的特色,一手种庄稼、一手种文化,演绎着从贫困向富裕的华丽转身。
  在余东村的美术作品展厅,欣赏着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活气息的农民画。我被画作《一米菜园》吸引,讲解员说此画作者叫毛美仙,在外地做了20年保姆,自返乡加入余东农民画创作队伍,创作了《古村新文化》和《乡村体育文化》两幅优秀作品,画作曾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参展,其中一幅被收藏。我想,是什么动力,让她从家政服务到返乡加入余东农民画创作队伍中来?又是怎样的心境,让她创作出338名女子穿青花瓷色旗袍的《古村新文化》这幅画的,为什么是338名女子?带着好奇,我拔通了她的电话。她说,加入农民画创作就是因为喜欢,在做保姆期间,空闲的时候从手机里搜索图片模仿画画。她说她兄弟姐妹十个,那个时候在农村哪有条件学画画,想都不敢想,不像现在条件好了,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说到这里,电话那头传来了爽朗的笑声。至于是怎样的心境创作出这幅画的,她回复,一是为了庆祝“三八节”,二是女性不但要会种地,还要会写会画会“秀”出自己......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从她的言语,从她一笔一画勾勒的颜色里,我感受到了她那颗美丽纯洁的心。
  在余东村,遇见村民暖暖的笑脸,看到鲜活的画作———红红火火的柑橘、阳光面馆、农家小院、河边放鸭的新农村景象,我以为,这些色彩斑斓的画卷是有声音的。因为这些色彩无遮无挡,或纵情高歌,或浅唱低吟,或呢喃铿锵;它们是有芳香的,因为这些色彩弥漫出缕缕香味,有的清新,有的浓郁,让人陶醉不已;它们也是有信仰的,因为这些色彩展示了对现有幸福生活的满足,诉说着对将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到余东村的那天正值盛夏,晴空万里,明晃晃的阳光里,风从东面而来,吹拂着余东村的花草树木,整个村庄的色彩似乎亦随之飘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