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
徐炎良
为保证野炊活动顺利开展,出发前,学校要求班主任提前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合理安排小组人员等,并要求学校班子成员跟班协助班主任做好途中安全防范工作。
第二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各色班旗,手中拎着装有蔬菜、鸡蛋、盐油、水果等食材的篮子或塑料袋,兴高采烈地徒步来到离校5公里的大山脚下的野炊营地。
在青翠欲滴、繁花似锦的春色中,学生们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干起了活。有的搬来石块垒灶,有的去溪边洗菜,有的负责切菜,有的掌勺,有的捡木柴,大家在团结协作中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不一会儿,锅内的油炸声、柴火的噼啪声、锅铲碰击的叮当声不绝于耳。学生们你看看我的大花脸,我瞧瞧你的满脸大汗,不禁开怀大笑。
晌午时分,大家终于凭借各自所长,制作出一顿丰盛的午餐。尽管有些学生做的饭菜因火太旺而有点焦味,或因少放了盐油而乏味,但大家仍乐此不疲,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亲手做的饭菜。“老师快来尝尝我们做的菜。”“老师我们煎的荷包蛋味道好极了!”在学生们的盛情邀请下,教师们乐滋滋地与学生们分享野炊的美味。
午后,学生们围坐成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欢迎姜老师给我们唱首歌吧!”“请王老师给我们跳支舞吧!”“一二三,快快唱,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很辛苦。”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热烈的掌声和动听的歌声在空中不断回荡。蓝天白云下,女生们头戴多彩山花,男生则手握绿色葱草,师生们一起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与青山绿水勾勒出一道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
归途的背包轻了,心却满满当当。那些灶火熏黑的脸蛋、即兴创作的跑调歌谣,连同春风里飞扬的班旗,都将在记忆里长成一片葱茏——这是季节馈赠的成长诗,字句皆带着泥土与炊烟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