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母至孝周王庙白果巷里的故人旧事志怪传说县学塘“文武双全”讲舍街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柯城记忆

白果巷里的故人旧事



  ■记者 方心怡 文/图
  衢州城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府志坊市》记载:“城郭有坊以表宅里,有市以聚交易,有街巷以通往来。乡野则有都,有里,有镇,有墟。”昔日古城里经纬纵横的一百四十多条弄堂,不仅是古城极其重要的文化符号,更是古城所积淀文化内涵的重要展示窗口。
  衢州的民间也一直流传着36条街、72条巷和9楼8阁13厅的说法,而关于这72条小巷的别名也相当有特色:如“金木水火土”,分别代指金钟巷、皂木巷、取水巷、火龙巷、土地巷;“酸、甜、苦、辣、软、硬、窄”,对应醋芳巷、甘蔗巷、白果巷、葱椒巷、馒头巷、石头巷、棺材巷;还有数字街巷:建乙(一)巷、三圣巷、四新巷、五圣巷、陆(六)家巷、七家巷、白(八)果巷、九曲巷、石(十)头巷。
  其中,这“苦”与“八”便代表了白果巷。白果巷位于市区北门街钟楼东侧,长27米,宽1.5米。旧时巷内有一棵白果树,因此得名白果巷。穿过店铺林立热闹喧嚣的钟楼底,绕进曲折狭长的无名小路便到了白果巷。不同于旧时的安宁沉静,如今的白果巷经过改造后俨然焕发了新的活力,各色风景画、卡通人物以及南孔爷爷的墙绘赋予了小巷新的时代气息。时不时有老人拉着自行车经过,叮铃叮铃的车铃声回荡在巷内,仿佛在述说小巷昔日的人和事。
  据巷子里的老人说,清末至民国时期,这里曾居住着一名名冠三衢的宿儒吴子弓先生。据清光绪年间衢州《椒山吴氏宗谱》史料记载:“吴子弓,原名绍箕,以字行。祖籍浙江义乌吴店,清中叶迁居衢州清潭。吴子弓于清同治癸酉(1873)科丁大宗师主考由廪入贡。光绪年初,游学上海雅蒙书院和龙门书院,交游皆名彦。后在家设馆授徒,门第子皆一时俊彦,极有声望。”
  1923年初秋,高僧弘一法师再莅衢州时,曾住锡于钟楼旁的祥符禅寺。当他得知吴子弓就住在附近的白果巷,便专程登门造访,并为之撰写了《旭光室跋》,给予了吴子弓“能作大字,通考据性理之学,安德忘贫,不慕荣利。三衢多耆宿,君其首出矣。”的极高评价。
  另一衢州宿儒杜瑰生先生也曾在1986年《衢州文史资料》(第一辑)《弘一上人两莅衢州》 一文中称:“吴子弓先生(1846—1938)为衢之高士,治《说文》、《易经》,精考据。为人嵌奇磊落,性托易简。所为诗文不同凡响。”
  吴子弓后被推任为衢州正谊书院斋长,颇受翰林出身的衢州知府洪思亮(1897年到任)所倚重,赠予其“敦品力学”(后改为“敦品励学”)之匾额,这也成为了衢州第一中学校训之始源,直至今日,衢州一中的校训仍是这四个字。
  关于白果巷的故事仍不止于此,衢州小巷故事多,他们承载了时光和空间的记忆,更是衢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