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母至孝周王庙白果巷里的故人旧事志怪传说县学塘“文武双全”讲舍街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柯·风 04版: 柯城记忆

“文武双全”讲舍街



  ■记者 方秀琴 文/图
  衢州这座有着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悠悠古城,纵横着大大小小的古街老巷,这些街巷是一座城池尘封已久的图画。衢州古城以十字街为界,分东、西、南、北四隅,计四十三坊,二十四条街,一百二十五条巷。街巷皆有名号,或雅或俗,或虚指或实称,大都体现出历史情味,显示出文化色彩。在城北街区,便有着文武完美结合的一条街———讲舍街。
  讲舍街原名将帅街,西起北门街、新河沿口,东至府东街。据《衢州市志》文:“衢州居浙江上游,守浙西大门,握东南锁匙,居高临下,势及千里,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统治者无不十分注重衢州兵防。”康熙杨廷望纂《衢州府志》载:(西安县)总督署,在县治北一里。即明试士馆(即今讲舍街衢州市实验学校一带),堪称“衢州历史上最高规格的衙门”。
  另据《衢州市地名志》记载:“解放初,衢州专员公署设在讲舍街的114医院”。后114医院改名为空军453医院。空军453医院技术一流,设备先进,并对外开放,在衢州有一定的知名度。据老人们说:“当年医院里常有衢州机场和南京军区来的将帅们出没。”从这一点来说,“将帅街”则名副其实。
  “将帅”缘何变“讲舍”?据《衢州市地名志》记载:讲舍街,“以李遂讲舍得名”。李遂,号克斋,明嘉靖间任衢州太守,是著名学者王阳明的弟子,深知教育可以提高黎民素质,所以,李遂走马上任后即在衢城北面创办衢麓讲舍,也称克斋书院。当时王阳明弟子讲学之风十分盛行,往来讲会不断,衢麓讲舍首开先河。后朱熹等也曾讲学于此。相传,公退政从教于将帅街甚受人尊敬,学生众多,去世后,为纪念公,每学生献一铜钱铸像,深受后人夸奖,乃更名为讲舍街。
  如今,讲舍街延续了旧时的文化脉络,书卷气不减当年。据《衢州市地名志》资料显示:1911年,金衢严道李龙元会同西安(衢县)知县洪禧捐款改“三衢试院”创办“衢州单级小学教员养成所”;1914年,改名为衢州师范讲习所;1917年,改名为省立第八师范学校;1944年8月称浙江省立师范学校。直到1974年,又恢复“衢州师范学校”的原名。衢州师范学校的原址讲舍街26号是古代为衢属五县培植人才的讲堂所在地。如今,在此设有衢州市实验学校,又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
  行走在讲舍街上,偶尔从校园飘出孩子琅琅读书声,伴着这悦耳的乐章,如同漫步于历史的庭院,漫步于岁月纵深处。